在线投稿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经验 >国际> 潼南定明山下 大佛寺

潼南定明山下 大佛寺

更新时间:1970-01-01 08:00:00

为佛、道二家共同凿造的一尊大型摩岩饰金大佛,是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,位列“蜀中四大佛”之一,是我国第一大金佛,世界第七大佛,被中、外文物专家誉为“金佛之冠”。有"看高大到乐山,看精美到潼南"之说。

宋碑载其高八丈,号金仙,故称“八丈金仙”,俗呼“金大佛”,通高18.43米,头长4.3米,耳长2.74米。结跏趺坐,袒胸,套双领外衣,左手置于膝间,右手平胸,施无畏印,佛身各部分比例匀称,衣纹流畅,形态逼真,体态庄严肃穆,双目炯炯传神,气势尤为雄伟。

据碑记所载,寺的大佛,身、首的开凿年代相距甚远。佛首凿于唐咸通元年(860),成于广明元年(880)。佛身开凿始于北宋靖康元年(1126),历时26年,于南宋绍兴二十一(1151)凿成。整座佛像开凿前后共历时290多年。

又称大像阁,始建时为五檐,尽用琉璃覆盖,灿烂辉煌,是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之一,后经历代维修,明朝时改建为七檐。而如此高大的古建筑,所有梁、檩、柱、枋之交接处,据说没用一铁一钉。

依山傍水而建,为七檐歇山式建筑,殿高33米,依岩面江,重檐起翘,结构独特,巍峨壮观,令人油然而生“萧寺遥藏白云顶,仰观万仞排嶙峋”之慨。

七檐佛阁左边,是。古称“大佛洞”,又称“石磴琴声”。42级宽大的石磴,摩崖而凿,宛若42根琴弦,当游人拾级而上时,脚下便会发出“咚咚”的琴音,更为奇妙的是,其中七级回声特别清越洪亮,犹如槌击编钟,又似弹奏乐器,故称“七步弹琴”。据说,“石磴琴声”凿于明代宣德年间(1426-1435),比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还早建100多年,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。

上,有一亭,叫长乐亭,据墙上刻的《长乐亭记》介绍,登亭远眺,水天一色,青色万点拥禅关,令人心旷神怡,故名“长乐”。

下,另有一亭,叫做“了翁亭”,又称“”,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先生创修,高15米,宝刹擎空,亭角飞翘,亭映碧水,秀丽壮观。

最新更新
精品分类

Baidu
map